搜尋此網誌

金門遊:金城鎮模範街、牌坊、墓園



整排紅磚拱廊造型,有雅緻美感的建物位於金城鎮模範街。外觀洋派,實則中西合併,因為每棟房舍都是二進店屋,第一進是洋樓,第二進是閩式建築

明朝末年的模範街是鄭成功反清復明練兵的內校場。1924年返鄉金門的僑民,為了能催化金門經濟,於是集資興建磚造房,以改進當時普遍的木造房

取名「模範」街,是因為「一來建物富藝術美感,足以為建築典範;二來興建商街,做為振興經濟的典範」嗎?!

模範街不長,走到盡頭,即可看到高大、貴氣、華麗的牌坊,在不寬的傳統市場中兀自佇立著,赫~竟然有「天空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氣勢,好看!

這座名為【欽旌節孝】由青斗石和泉州白石雕鑿的石坊有10公尺高,建於1812年,是時任清朝浙江水師提督邱良功(金門後浦人(金城鎮古地名)),感念母親許氏,在其出生35天(28天?)父親即離世,含辛茹苦將其撫育成國家棟樑,於是奏請清仁宗皇帝欽准賜建的貞節孝坊

此牌坊有「臺閩第一坊」的美譽,頂層中央置寶珠,其兩側為鰲魚,寶珠正下方是「聖旨」匾

此次金門之行,才注意到原來皇帝的「旨」是【在日頭上方】,正港威!

忠孝節義細膩的鏤空石雕,圍裹以祥瑞植物、禽獸、雲紋等精緻圖案

「皇清誥贈振威將軍邱志仁之妻,欽命提督浙江全省等處地方統轄水路軍務節制各鎮功加一等記大功六次,晉封三等男爵世襲邱良功之母,誥贈一品太夫人,許氏坊」

喜、怒、哀、樂神態各異的石獅

牌坊前後各有四隻石獅,總共八隻,其中一隻身著彩裝,金門人封為,「獅王」

這隻前方有香爐,供以餅乾糖果,右前足抓著一隻小獅,頭戴紅花,衣披彩衣的獅王,咸信是邱良功母親許氏的化身,又被尊稱為「石仙姑」

據說此位置可接受第一道日光和第一道月光的照射,吸收日月精華,因此極具靈性

摸一摸石仙姑,不聽話的小孩就會受教,身體贏弱的小孩,也可得到護持,而這些得到庇佑的孩子們,皆是石仙姑的義子

因此,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石仙姑生辰,義子們都會前來祝壽。邱良功大人應該萬萬沒想到一兩百年之後,母親許氏居然成了安親班的大保姆兼總管家……

邱良功在金門的遺跡有三處,除了母親許氏在金城鎮的貞節牌枋,還有金城鎮的邱良功故居,以及金湖鎮的邱良功墓園

位於金湖鎮的邱良功墓園,保存堪稱完整,是200年歷史的清代古墓

不同於明代的墓碑沒有碑文(碑文另置墓葬碑上),清代的墓碑是三合一墓,中間碑心, 兩旁碑椅,上有碑文

邱良功將軍墓前左右兩側都有象徵千里揚威,護衛莊嚴的翁仲、石馬(千里)、石虎(威)、石羊(揚),以及頭大身小蹲坐石獅的石柱(據說北方石獅的比例頭小身大,因為北方寒冷食量較大,因此獅身製作的比例比頭大)

邱良功將軍離世時,得年471817年)。據載邱良功驍勇善戰,剿滅海盜屢建奇功,一生威揚大海,結果功高招忌,因之遭奸人構陷

這座200多年保存完整的清代古墓,右側有清嘉慶皇帝親頒的聖旨碑石

碑石上方刻有以兩頭螭龍圍抱的「聖旨」

歷史的涓涓細流,將我們帶到更有尊嚴,更有機會、更有各種可能性,同時也更需承擔社會責任的性別平等和民主開放時代

回首貞節牌坊、功勳墓園等,這些被帝制封建時期羈絆的產物,除了緬懷,更多的是對當時儒家精神帶給社會秩序安定力量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