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金門遊:金湖鎮瓊林聚落

「人丁不滿百,京官三十六」的諺語來自於明朝時期,金湖鎮西洪村這個偏僻貧瘠的小地方,竟然出了多達三十六位權高位重的大臣

金門這個人文薈萃的撮爾小島,歷代出過四十三位進士

其中文武世家之冠,就屬瓊林蔡氏,在晉、唐之際遷入金門後,千百年的勤粹生息總共出了進士六、武將六、舉人七、貢生十五、國子監生二十七、生員八十二

【相宅瓊林,歷宋歷元歷明歷清,祖德千年不朽】

【敷功帝闕,為伯為卿為臬為憲,孫謀百世長光】

蔡氏家族位於瓊林聚落中心點的【蔡氏家廟】廳堂點金柱的楹柱對聯,也清楚點出了瓊林蔡氏千百年的歷史文化

金門縣土地面積約150平方公里(約等同於桃園市的中壢區加平鎮區總面積),但是卻有九十多個聚落,一百六十多座宗祠

宗祠是凝聚族人的核心之所在,也是教化之場所,一般並不對外開放。但是瓊林宗祠,由於隸屬金門國家公園管理範圍之內,所以得以開放予民眾參觀

此行在參觀蔡氏珍貴歷史古文物的同時,也不時請教詢問當地居民,非常幸運得以巧遇前一天剛陪夫人由高雄市鳳山區省親歸來,外型神態略似我姨丈的蔡先生,(我阿母正好也是高雄鳳山人唷~),

經由蔡先生的悉心解說,得以對瓊林蔡氏聚落有更明晰地認識


蔡氏家廟是奉祀蔡氏開基祖蔡十七郎公的宗祠,位於聚落中心點,據稱是「牡丹穴」

牡丹象徵富貴,家廟蓋在此穴,可庇蔭世代子孫富貴昌隆

家廟門神彩繪已風化,楹聯清楚明示【清時文獻裔,喬木世臣家】,提醒後世子孫,清平年代用心於文獻典籍,從中修養心性;效法祖輩先人修德之臣,輔君以道,成為治國法則


神龕正上方「鄉賢名宦」匾中的明朝三進士,蔡貴易、蔡獻臣是父子,蔡守愚和蔡獻臣是堂兄弟

傳統上進士匾用深藍色、貢生匾用白色、武官匾用綠色

但目前所看到的古匾幾乎都是重新製作,因為日據時期,此處曾為日軍司令部,至國共內戰時,國軍也曾撤退至此,兵荒馬亂的時代,蔡氏祠堂的木匾都被拿去當材火燒了

蔡氏祖孫、父子、兄弟、叔侄同登科

神龕門上的橫眉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唐代名將郭子儀「拜壽圖」,郭子儀功成名就,五代同堂,七子八婿,子孫有息,是人生圓滿意境

整體構圖線條流暢,神采生動

神龕在最上緣的橫眉上,是夔龍體的四個字:「奕世簪纓」(累世戴有官吏的髮簪與帽帶),意指後世子孫世代出仕為官

下方四個字是「福祿壽全」

神龕裙堵「蘋藻時薦永家齊」七個字(銘文?夔文?)

「蘋藻」:水草或粗食;「薦」:供奉;「永家齊」:各家備食內容物一致避免比較與舖張(好有心的祖訓呀~)

香者,傳心達信,上達神靈

閩南語稱「公媽爐」的方形用卡榫連結的祖先爐(爐有耳,耳提面命之意),外部雖是木質,但內部以白灰塗抹磚瓦有隔熱效果

如此一來,即便再多香火也不致於「發爐」(神佛用圓爐,祖先用方爐,天圓地方)

位於後點金柱左側的雀替「三絲品蓮」圖, 三隻鷺鷥齊看蓮花,「絲」:鷺鷥吉祥鳥;「蓮」:連,意指「一路連科」(連年登科)

位於後點金柱右側的雀替「舉家歡樂」圖,喜雀看菊花,「菊」:舉;喜雀報佳音

蔡氏家廟左右兩側牆面有描自南宋大儒朱熹墨寶「忠、孝、廉、節」四個大字

「忠」是蔡希旦,明朝倭夷之亂,為保護族人而犧牲

「孝」是蔡橋,倭寇入侵時,日夜祈願祝禱,願減早膳,以保父親靈柩

「廉」是蔡守愚,明萬曆進士,官至雲南省左布政使司,為官清廉謹守分際

「節」是歷代節操垂範的二十七位族人

雀替(樑柱交接三角處)有「忠」字透雕,上方通頭則有宋代岳飛母背刺「盡忠報國」彩繪圖

雀替有「孝」字透雕,上方通頭則有舜帝孝感動天,派大象為民耕種彩繪圖

雀替(樑柱交接三角處)有「廉」字透雕,上方通頭則有宋代「鐵面御史」趙抃「一琴一鶴」彩繪圖

雀替(樑柱交接三角處)有「節」字透雕,上方通頭則有漢代蘇武牧羊塞外多年堅節不屈歸心似箭


樑柱佈滿精美細緻繁複的吉祥花鳥禽獸木雕

靈動有神,象徵威嚴尊貴的萬獸之王

蔡氏家廟創建於明代1529

1937年日軍佔領金門,曾佔用此處豢養戰馬(宗祠的柱子破皮,乃日軍綁固戰馬所至)

1939年國軍據守金門,又遭佔用作為講習訓練場地

1951-1963瓊林國民學校自怡穀堂遷至此處上課

1971年駐軍再度佔用作為幹訓班址

蔡先生指著家廟的空地處說「以前我們都是在這上課」「到何時為止呢?」「小學四年級才轉到金沙國小」

即便戰亂時期,蔡氏子弟依然興學不輟呀~


瓊林原名「平林」,取森林茂密覆蓋之意

明熹宗天啟年間,平林進士蔡獻臣在朝為官,明熹宗垂詢其籍貫,蔡獻臣回答:「閩省同安瓊山保,平林里」,皇帝:「平林里名庸俗,未若瓊林文雅」

爾後,閩巡撫鄒維璉以蔡獻臣學問純正,奏請【御賜里名瓊林】

自此聖旨匾額懸掛於瓊林六世宗祠正殿

「瓊林」里名沿用迄今

「新倉上二房十一世宗祠」,雖然是蔡氏宗祠裡最晚建造的,當時蔡氏家族頗為富裕,所以使用建材相當考究,為國定古蹟瓊林蔡氏祠堂的代表

楹聯:【皇恩寵錫瓊林綿沛澤  祖德榮昭海國耀宗風】

門神圖案已風化(據載,戰時曾被塗刷塗料,以達遮蔽效果的軍事目的),不似手持兵器之武將(可能是文官或太監?)

研究顯示,門神使用鉛丹、砷銅綠、鋅白等顏料繪製,其中砷銅綠為台灣使用此顏料的最早門神(砷銅綠顏料已因毒性被禁用)

宗祠門板常可見「左昭」、「右穆」

古人左尊右卑,南向為尊,北向為卑,觀天象時坐北朝南,太陽升起在左邊(龍邊),稱「昭」;太陽西下在右邊(虎),稱「穆」

「昭穆制度」指神主、宗廟、或墓地的輩次排列

祠堂神主牌的擺置次序,以始祖居中,一世、三世、五世位於始祖的左方,稱「昭」

二世、四世、六世居右方,稱「穆」

引申到民間以詩句做為宗族的輩份序位,按此取名,亦稱「昭穆」


「燕尾脊」是官家和祠堂廟宇特有建築型式

飛簷弧角向天際揚起,象徵「天人合一」的建築哲學

黑色牆面表示宗祠建築

而宗祠上方的「龍引」昂然矗立,龍頭必朝外,象徵對外發展、家族興旺

「有廟有宮,住著才會興」,民宅高度也不可超過祖厝宗祠高度,以表達尊祖與敬宗


脊墜是主人造屋時想要表達的理念與精神

在瓊林聚落可以欣賞到各種美化了山牆的脊墜造型

鼓的聲音鏗鏘威嚴,有雷霆之勢,所以門前放置石鼓被認為具避邪鎮懾功能

此外也可襯托屋戶氣勢,對來者有觀迎之意

石鼓樸實通常是官宦之家,渦輪石鼓,有生生不息之意

雕刻花卉圖案的石鼓,通常是經商家庭

沒有石鼓則是尋常百姓家

古時媒妁之言的婚姻,也可以藉由石鼓了解對方的家庭狀況

附:【門當戶對】的成語首出現在「西廂記」。「西廂記」中尊貴的前朝相國女兒崔鶯鶯不顧等級制度森嚴的封建社會擇偶標準,堅持嫁給「門不當,戶不對」的沒落官宦窮書生張生……此「門當」即是石鼓

瓊林聚落有兩尊鑲壁型石雕風獅爺,其中一尊在六世宗祠的左前方,只有20公分高,也是金門最小風獅爺

風獅爺的左方有紅棕色石刻「石敢當」相伴,一齊鎮邪制煞

另一尊開口笑風獅爺鑲嵌在蔡氏家廟後面牆壁,以擋巷沖為主,獅身高76公分,寬36公分,由泉州青斗石雕刻而成,也是金門地區鑲壁型風獅爺當中身軀最高大的一尊


防範盜賊的隘門

顯現出樸實感的牆面,是以廢棄瓦片築砌出來的

捕魚,也是村民的日常


蔡氏家廟宗祠的裏裏外外,盛滿意境、精湛絕倫的工藝,處處承載著對後世子孫滿心的期許及祝願,令人佇足讚嘆不已……

然而穿梭在有時空交錯錯覺,充滿思古幽情的瓊林聚落弄巷之間,意外出現了兩面活潑靈躍的牆面

一面是瓊林窯燒紅磚牆,由金門在地藝術家與瓊林六十多位在地居民協力以古法窯燒出來繁花璀燦的木棉花紅磚牆

另一面則是以水藍色為基底,金門保育類水獺歡愉嬉遊其中

古今交錯,互不扞格,倒也別有一番趣味